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(UNCTAD)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,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2.3%,跌破通常与全球经济衰退挂钩的2.5%的门槛。与疫情前本已低迷的增长率相比,这标志着经济增速急剧放缓。
UNCTAD警告称,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正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压力。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,近期的关税上调削弱了可预测性。如果不加以控制,日益加剧的碎片化可能会加剧经济衰退。
目前处于历史高位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正在削弱商业信心,并重塑全球贸易格局。制造商和投资者正在推迟决策,重新评估供应链战略,并加强风险管理。
在2024年底短暂飙升之后,商品贸易势头正在减弱,上海集装箱运价指数在2025年1月至3月期间下跌了40%,回落至疫情前的水平。
创纪录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加剧了金融动荡。2025年初,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达到本世纪最高水平,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期间的峰值。
4月初,市场在经历了数周的波动后出现大幅回调和重创。衡量美国股市波动性的所谓金融“恐慌指数”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第三高水平,仅次于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峰值。
不确定性加剧推高了债券收益率,这体现在“期限溢价”(投资者持有长期债券所要求的额外补偿)的上升。这提高了政府、家庭和企业的融资成本,进一步给全球利率带来上行压力,并使发展中经济体的前景更加复杂。
经济放缓将影响所有经济体,但贸发会议强调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风险尤为突出。许多低收入经济体面临着金融环境收紧、外债高企和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“完美风暴”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(IMF) 的数据显示,超过一半的低收入国家(68个国家中的35个)目前陷入债务困境或面临高风险。
发达经济体持续的高债券收益率,加上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紧,预计将挤出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。投资者的谨慎态度正将资本转向被认为“更安全”的资产和市场,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南方国家的融资压力。
尽管面临逆风,但机遇依然存在。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(也称为南南贸易)增长速度快于其他贸易流,目前约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。
在东亚和东南亚,区域内贸易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,到2024年,该地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40%。